【集萃網觀察】10月16日,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寧晉縣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休閑服裝名城·2010寧晉首屆紡織服裝節高峰論壇”在河北省寧晉山水假日酒店舉辦。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副秘書長謝青,河北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紅等行業協會領導,中國服裝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教授韓永生,服裝行業知名專家、第一紡織網總裁樊敏等專家學者,寧晉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棟華以及寧晉縣服裝企業代表等近350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2010年,隨著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以及服裝內銷市場持續升溫,我國服裝行業生產運營保持了顯著增長的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8月,服裝出口802.9億美元,同比增長19%;1-8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92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7%。然而,今年以來,服裝產業的發展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受勞動力供需矛盾突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境外貿易保護主義日趨嚴重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企業利潤空間明顯縮窄,行業發展面臨較大的壓力和不確定性。
在此背景下,作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寧晉,應如何在既有的產業基礎上,緊抓歷史性發展機遇做強、做精、做大?在這一論壇宗旨下,與會專家、嘉賓緊緊圍繞“優化·創新·提升”的主題,從我國服裝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企業信息化生產和供應鏈管理、服裝出口市場的格局變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和研討。會議由中國服裝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謝青主持。
寧晉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棟華為論壇致辭。張棟華表示,寧晉工業基礎相對雄厚,產業結構相對合理,交通優勢比較明顯,勞動力資源也比較豐厚,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很大。紡織服裝業是寧晉縣的特色產業,基本形成集紡織、織布、印染、服裝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先后被評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河北省紡織服裝基地縣”、“河北省牛仔服裝基地縣”和“中國燈芯絨產品開發基地”。目前,寧晉紡織服裝業正處于紡織服裝大縣向紡織服裝強縣邁進的關鍵時期,到“十二五”期間,要力爭產業銷售額度達到200億元,將寧晉打造成中國北方最大的休閑服裝基地。
河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紅介紹了河北服裝產業近年來的發展情況。近年來,河北服裝業面對激烈競爭的嚴峻形勢,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寧晉、容城、辛集等服裝產業集群地的規模和影響日益壯大,一批知名服裝品牌正在崛起。不過,河北服裝業雖取得一定成績,但與先進省市仍存在較大差距。他呼吁河北服裝業要敢于抓住新機遇,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及產品結構調整,注重品牌化、高質化的生產營銷,加強上下游產業間的融合和國際業界間的結合等多方面、多層次的變革和升級。劉會長還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表示本次論壇的舉辦是河北服裝業的一次盛會,對推動寧晉縣乃至河北服裝業的發展與提高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在論壇上發表《由大變強,中國服裝業發展新機遇》的重要報告。蔣衡杰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隨著國內政治穩定、經濟進步、消費增長、國際需求穩定上升,我國服裝行業面臨又一個良好發展機遇,服裝行業踏上了由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轉變的新征程。談到服裝大國如何向服裝強國轉變,蔣會長提出了一組數字“5421”:服裝強國主要從五個方面得以表現;未來五到十五年,服裝行業要著力實現“四個突破”;實施戰略要從“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兩個環節入手;努力創造一個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長的良好生態環境,進而實現強國目標。
“今天,我們這個行業里企業成功的要素是速度!”中國服裝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教授韓永生在論壇上發表的精彩演講,引來參會嘉賓的陣陣掌聲。韓永生認為,長期以來,服裝企業的思維模式導致了管理錯誤,在消費者越來越時尚、喜好變化越來越快的當下,企業要想占領市場、快速發展,就必須顛覆傳統思維,用整體觀代替局部觀,用邏輯觀代替經驗觀,用產出觀代替成本觀,建立起決定性的市場競爭要素——速度。韓永生曾任雅戈爾集團副總多年,并為百麗、波司登、歌力思多家企業服務過。結合在多家知名服裝企業所進行的實踐,韓永生強調,改變企業生產管理、供應鏈流程,建立快速響應系統,是塑造服裝企業決定性優勢的有效解決方案。他同時指出,一個“創工商”三位一體的時代已經到來。不管是服裝加工企業,還是品牌服裝企業,都需要通過尋找新的創新突破點,建立決定性的競爭優勢,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紡織服裝行業知名專家、第一紡織網總裁樊敏對當前紡織服裝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形勢進行了深度解讀。樊敏從今年1-8月紡織服裝外貿出口形勢入手,分析了2010/2011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面臨的環境變化,同時提出對紡織服裝外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和認識。他用“2”時代簡述了紡織服裝外貿所面臨的新形勢:棉價進入“2”時代,用工進入“2”時代,內需增長進入“2”時代,出口增長進入!2”時代。此外,行業所面臨的發展壓力還包括:勞動用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幣匯率的不確定性;原輔材料、燃料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成本上升的壓力;環保、節能減排的約束;勞動密集型產業低利潤率的盈利模式;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等等。樊敏認為,盡管形勢比較嚴峻,但紡織服裝行業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其發展的彈性系數很高,應動態地看待其當前遇到的困難和發展的機遇。
最新文章
點擊排行